被动分频器的优点:
制作简单(如果懂得一定原理的话)成本低廉,对功放的素质要求不高,更主要的是对功放路数要求不多,主机功放也可以推动(不一定推的好),一般一路功放就可以推动俩分频或三分频喇叭。调试简单只需略为调整高音(三分频也要调整中音灵敏度)的灵敏度即可以得到不错的平衡感或不错的声音。如果是个DIY爱好者还可以自己改动分频点或分频斜率,以及更换元件来调整声音特点,而这也就是长期使用被动分频器***大的魅力所在!!本人对它的这个优点也是情有独钟.而且研究学习了几种另类的玩法. 它的这个优点就是说同一型号品牌的喇叭,不同的设计师或厂家使用后都会有不同的声音,这很大程度上就是被动分频的贡献,也和箱体及箱体的材料等方面有关,与主题无关不与赘述。就因为被动分频器可以掌控喇叭***后的声音,使用方便等诸多优点,现在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家用音箱仍有很多厂家在继续使用,不过材料和设计上是落足料和工夫的。举例来讲某厂家的12DB分频器加上附属调整电路每声道***多也就十三四个元件,可是人家设计师采用了二十多个元件,就是增加了新的技术和调整电路的结果。

主动分频的缺点:
需要使用多路功放驱动,每只喇叭需要独立一个声道驱动,成本高昂,还需另购电子主动分音器,大幅的增加了成本,调试不当将很有可能烧毁高音喇叭或是让喇叭提早进入衰老期影响声音表现,调试比较复杂,如果调试不当可能还不及被动分音的平衡性更耐听。调整它需要掌握有比较深厚的电声学了理论,和较好的调音经验才能很好的驾驭主动分音.
主动分频的优点:

据说绝大部分电路多为电容和电阻等配合分频,高通低通使用相同的元件,相位一致性好!也就是说相位差特别小。(在此插几句个人对相位的理解有便于新如行看客对相位的理解,却也不一定全是对的,几乎很多乐器它的频率都覆盖了高中低各个频率范围,但不是完全的,那么这个乐器所发出的声音如果音响能平衡的重放的话基音和泛音的 调节分频点和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