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声音硬:低音缺少,中高频偏多,且高频上谐音衰变过短过快,低频混响声短,有明显互调失真,瞬态响应不好,阻尼差,在电声系统或录放音过程中有少许过载现象或录制节目时调幅过高,都会产生硬的感觉。硬,在南方有些戏剧、音乐工作者又称作“梗”,是软的反义。

11、声音有水分(或称油水):失真很小,频响宽而均匀,声音出得来,有一定的响度和亮度,混响声与直达声的比例合适,尤其是中高频混响声足量,在听觉上感到不干,圆润,有水分。
12、声音干:主要是录音棚、听音室音响条件差,扩散不好,混响时间短,特别是缺少中高频混响声所造成,听起来感到干涩,费力。
为了改善音质,常在录音棚内加设一些不规则的弧形扩散板,增加反射声,或采用人工混响器。
13、声音透(透明度):失真很小,瞬态响应好,频响宽而均匀,中高频及高频出得来,混响声合适,尤其是中高频混响足量,低音不糊,有一定的力度,声音清楚明亮,层次感好,音色透。
14、声音糊:即含糊不清,音色糊成一片,指低音过多,低频混响时间过长,缺乏中高频,有互调失真,或者感觉声音好像蒙了一层纱幕,在听觉上感到明亮度、清晰度差,层次不清。

15、声音实:结实,中低频声能平均能级较大,高频及中高频不缺,直达声比例较强,混响声适量,声音厚实、明亮、失真小,响度高。如电影新闻片里的解说,将传声器距离声源近一些,就会有主音突出,声音结实的感觉。
16、声音空:混响太大,直达声比例过小,传声器方向没有对准声源,传声器距离声源太远,或在混响较大的场合用无方向性传声器接受声源,就会感到声音空、清晰度差、主音不突出,甚至会觉得声源的方位不清楚。